怎样选到合适的底部填充胶?看流动性:底部填充胶应用原理是利用毛细作用使得胶水迅速流过BGA或者PCB芯片底部芯片底部,其毛细流动的至小空间是10um。根据毛细作用原理,不同间隙高度和流动路径,流动时间也不同,因此不同的填充间隙和填充路径所需填充时间不同,从而容易产生“填充空洞”。为更直观的评估胶水流动性能,可采用以下方法评估胶水流动性:将刻有不同刻度的载玻片叠在PCB板的上方,中间使用50um的垫纸,使载玻片与PCB间留有间隙,在载玻片一端点一定量胶水,测试胶水流动不同长度所需的时间。由于胶水流动性将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此实验可在加热平台上进行,通过设置不同温度,测试不同温度下胶水流动性。随着半导体的精密化精细化,底部填充胶填充工艺需要更严谨,封装技术要求更高。底部填充胶具有流动速度快,工作寿命长、翻修性能佳的特点。南京芯片缝隙填充胶厂家
好的底部填充胶,需具有较长的储存期,解冻后较长的使用寿命。一般来说,BGA/CSP填充胶的有效期不低于六个月(储存条件:-20°C~5℃),在室温下(25℃)的有效使用寿命需不低于48小时。有效使用期指胶水从冷冻条件下取出后在一定的点胶速度下可保证点胶量的连续性及一致性的稳定时间,期间胶水的粘度增大不能超过10%。微小形球径的WLP和FC器件,胶材的有效使用期相比于大间距的BGA/CSP器件通常要短一些,因胶水的粘度需控制在1000mpa.s以下,以利于填充的效率。新乡underfill工艺厂家底部填充胶可吸收由于冲击或跌落过程中因PCB形变而产生的机械应力。
倒装芯片的组装流程要求底部填充胶水需要低黏度能实现快速流动,中低温下快速固化,并且具有可返修性。底部填充胶不能存在不固化、填充不满、气孔等缺陷。一般倒装芯片的应用注定了需要对芯片补强,而底部填充胶为保护元器件起到了必要决定性作用。兼容性测试可以通过切片分析来观察,也可以将胶水与锡膏混合后固化来快速判断。混合后的底部填充胶和锡膏按照规定时间温度固化后没有气泡或不固化情况,就说明没有兼容性问题。如果不能判定是否完全固化,可以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是否有反应峰来验证。
影响底部填充胶流动性的因素:在倒装芯片的封装中,焊球点是连接芯片和PCB板的通道,在芯片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焊点,焊点的存在,实际是增加了底部填充胶流动的阻力,所以我们在推荐底部填充胶给用户时务必要了解清楚芯片焊球的焊接密度,密度越大,缝隙越小,一般必须选择流动性更好的底部填充胶,所以这里说明的是芯片焊球密度大小对底部填充胶的流动性存在阻力大小之分;表面张力:底部填充胶在平整的芯片与基板界面自然流动,必须借助外力进行推动,流向周围,那么这个力便是表面张力,表面张力越大,填充胶所受到的推力也就越大,流动性也就越快。不知大家有没听过胶水的阻流特性,其实该特性也是需要更具材料表面张力进行设计,此因素比较物理化。底部填充胶用于CSP/BGA的底部填充,工艺操作性好,易维修,抗冲击,跌落,抗振性好。
随着半导体的精密化精细化,底部填充胶填充工艺需要更严谨,封装技术要求更高,普通的点胶阀已经难以满足半导体underfill底部填充封装。而高精度喷射阀正是实现半导体底部填充封装工艺的新技术产品。underfill半导体底部填充工艺的喷射涂布方式也是非常讲究的,有了高速喷射阀的使用,可以确保underfill半导体底部填充工艺的完美程度。底部填充胶因毛细管虹吸作用按箭头方向自动填充。通常情况下,不建议采用“U”型作业,通常用“一”型和“L”型,因为采用“U”型作业,通过表面观察的,有可能会形成元件底部中间大范围内空洞。低析出填充胶价格底部填充胶为解决手机,数码相机,手提电脑等移动数码产品的芯片底部填充用。底部填充胶利用加热的固化形式,将BGA 底部空隙大面积填满,从而达到加固的目的。北京pcba芯片保护胶
底部填充胶经历了手工—喷涂技术—喷射技术三大阶段。南京芯片缝隙填充胶厂家
随着汽车电子产品精密度的提高和应用的普及,市场对于可靠、高性能元器件的需求正在增长。一般在这些元件中使用 BGA 和 CSP 底部填充胶以及第二层底部填充胶,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底部填充胶可用于延长电子芯片的使用寿命。无论是适用于 BGA、CSP、POP、LGA 和 WLCSP 的毛细流动型底部填充胶, 还是用来提升倒装芯片可靠性的材料,我们的配方均可有效减小互连应力,同时提高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对于无需完全底部填充的应用, 边角填充胶则更具性价比,并可提供强大的边缘加固和自动定心性能。南京芯片缝隙填充胶厂家